网上道教符咒法事

普隐文库上新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从佛教中国化到中国佛教

网上道教符咒法事法术    2023-12-18    75

—— 普 隐 文 库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

洪修平 著

ISBN 978-7-100-21726-2

定价:139.00元

商务印书馆2023年8月版

展开全文

作者自序(节选)

中国佛教文化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佛教。汉代,佛教初传,与华夏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发生碰撞,在依附当时黄老神仙方术的过程中,通过“格义”等途径开始其漫长的中国化进程。

魏晋时期,中国佛教文化初具规模,正式登上中国学术思想的舞台佛教。佛教特有的戒律传授、寺院建筑、净土信仰等也都于此时行于中国。在玄学刺激下,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和中国化佛教理论的初步形成,成为这个时期引入注目的社会现象。西行求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三教一致论的提出则为佛教文化融入中华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文化趋于繁兴佛教。佛教经论的讲习,促成了佛教学派的林立;僧官制度的形成与寺院经济的发展,标示出中国佛教的特色;佛教音乐、绘画与石窟寺艺术等的成就,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丰富灿烂。当时,南北的分裂与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三教的相融与相争、帝王的兴佛或灭佛,都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演变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中国佛教文化也在其演进中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在帝王支持下走向鼎盛,佛教文化空前繁荣佛教。佛教文学艺术与社会活动的发展,反映了外来佛教成为民族宗教后获得的新生命力,以及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在西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佛教,呈现出许多不同于汉传佛教的特点。这个时期,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新发展以及唐武宗灭佛,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和儒、佛、道三教的特点,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关系,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中国佛教的向外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民的友谊。中国佛教文化的世界性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入宋以后,相对独立的中国佛教文化趋于衰微,可其对社会生活与文化各领域的渗透却进一步加深佛教。佛学对儒学的影响,促成了宋明理学的出现;佛教与政治的结合,构成了蒙藏地区社会的重要特点。在衰微趋势中持续发展的中国佛教文化,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佛教内部禅、净、教的融合,儒、佛、道三教的合流,以及佛教的世俗化倾向,构成了此后数百年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画面。佛教译经、刻经、著述与佛教史学的发展继续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珍品。

我们期待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佛教。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者,我愿为此作出自己的加油。

目录(滑动阅读)

自序

第一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印度之源

第一节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

第二节 佛教的分化与发展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二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开端(汉代)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

第二节 中印文化的最初碰撞与反应

第三节 汉代译介的佛学两大系统

第三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初具规模(魏晋)

第一节 佛教在三国时的展开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

第三节 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四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趋于繁兴(南北朝)

第一节 南北朝的分裂与佛教的隆盛

第二节 僧官制度、寺院经济与世俗的佛教信仰

第三节 讲习经论的盛行与佛教学派的林立

第四节 竺道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儒佛道相融相争与二武灭佛

第六节 佛教艺术

第五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隋唐)

第一节 隋唐帝王与佛教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

第三节 天台宗

第四节 三论宗

第五节 法相唯识宗

第六节 华严宗

第七节 禅宗

第八节 净土宗

第九节 其佛教他各宗

第十节 佛教文学艺术与社会性活动的发展

第十一节 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新发展

第六章 中国佛教的由盛而衰及其新特点(宋辽金元)

第一节 佛教在衰微趋势中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佛教各宗派的演变

第三节 佛教的内外融合

第四节 佛教向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渗透

第七章 中国佛教的衰落与世俗化(明清)

第一节 佛教与政治

第二节 经藏的刻印与佛教著述

第三节 衰落中的佛教诸宗

第四节 三教合一与明代四大高僧

第五节 佛教的世俗化发展

第六节 居士佛教的兴起

第八章 中国佛教在衰落中的革新(近代)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佛教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运动与人间佛教

第九章 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

第三节 藏传佛教的特色及其流传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第五节 大乘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

第六节 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的特点

第十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

第一节 佛教东渐与西行求法

第二节 佛教中心与向外传播

第十一章 中印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缘起与无佛教

第二节 缘起论的展开

第三节 法印说与修行论

第十二章 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的理论

第一节 性具实相说

第二节 法相唯识学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

第四节 修心见性论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新版(第三版)后记

—————— 普隐文库已出书目 ——————

《禅心无语》

圣凯 著

《信心》

圣凯 著

《定心》

圣凯 著

《念心》(增订本)

圣凯 著

上裱上香代上香供香代人祈福如下:

道教法事上裱表文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上裱上香代上香供香代人祈福

法事类型如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

001-加微信  看法事视频.jpg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 02.太岁符;  03. 回心符; 04. 护身符;05. 学业符;06. 开运符; 07. 桃花符; 08. 偏财符; 09 .小人符;10 .事业符;11. 去疾符; 12. 健康符;13. 平安符;14 .和合符;15.定制符;

001-加微信 看符咒制作.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本文链接:https://wsdaojiao.com/post/8233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网上道教,符咒批发,道教符咒,茅山符咒,符咒灵符,手绘符,手绘灵符,道家招财符咒,网上祭奠,网上祭拜,在线许愿网,网上拜财神,代烧香,代烧香祈福,代烧纸钱,招财符咒,婚姻和合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桃花符咒,事业符咒,平安符咒,平安健康符咒,求子符咒,怀孕符咒,道教求子咒,求子怀孕符咒,网上道观,线上道观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佛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